事件
三類人更適合吃蠶豆
(來源:生命時報)蠶豆是高蛋白、低脂食物,富含豐富的營養素、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,其蛋白質含量達25%~30%,遠高于小麥、大麥、玉米、高梁等谷物。蠶豆脂肪含量低,不飽和脂肪酸(88.6%)含量遠高于飽和脂肪酸,適量攝入有利身體健康,以下3類人群常吃會格外受益。
事件為老年人生活能力打分
(來源:人民網)隨著中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,全社會的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。截至2021年底,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.67億,占總人口的18.9%。近日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《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》國家標準。依據該標準,可以對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進行科學評估,并劃分相應等級,進而有針對性地提供照顧服務。
事件人們對囟門誤解很多
(來源:生命時報)寶寶出生后由于顱骨尚未發育完全,在頭頂部和枕后部會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域,分別為前囟門和后囟門。一般來說,前囟門在1~1歲半時完全閉合,后囟門出生時就很小或已經閉合,最遲6~8周閉合,所以我們常說的囟門大多是指前囟門。多年的臨床工作發現,關于囟門,大家經常有如下疑問。
事件防中風 掐揉手心三穴
(來源:生命時報)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,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,使大腦缺血缺氧,造成腦部損害的急性疾病,臨床主要表現為突然昏倒、半身不遂、吐字不清等。腦卒中多見于中老年人,由于其發病率高、致殘率高、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“四高”特點,給眾多家庭帶來沉重負擔。如何應用簡單的中醫適宜技術,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呢?
事件每天一杯甜飲會脫發
(來源:生命時報)近日,清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,含糖飲料(汽水等)會增加脫發風險。研究人員從2022年1月~4月進行了一項調查,收集了1951名年齡在18~45歲男性的相關數據,包括生活方式、飲食和脫發等情況。排除了其他健康問題影響后,研究人員分析發現,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或每周喝1~3升飲料(包括蘇打水、能量飲料、果汁和含咖啡因飲料)的男性與不喝的男性相比,脫發的可能性高出近30%。研究人員推測,甜飲料可能導致血糖水平升高,從而引發脫發。
事件高血同 心血管病的哨兵
(來源:生命時報)膽固醇、血壓、血糖等是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,在醫生眼中還有一個被大眾忽視的指標,它對心血管造成的危害,與膽固醇過高帶來的危害幾乎等同。這個指標就是同型半胱氨酸,當機體代謝出現障礙時,就會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,簡稱“高血同”。
事件咳不停不一定是肺的問題
(來源:生命時報)新冠病毒感染退燒后,不少人開始“咳咳咳”不停,甚至轉陰后還在反復不??人?。新冠感染后咳嗽是普遍現象,通??勺杂?但一旦病程過長且有加重趨勢,應引起重視。
事件膽總管結石一定要切膽囊
(來源:生命時報)近日,來自陜北的張女士,一周前突然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,并放射到腰背部,伴寒戰、高熱,同時出現小便和皮膚發黃。經影像檢查后發現:膽囊多發結石并膽囊炎、膽總管下端多發結石。輸液保守治療后,癥狀緩解不明顯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張女士膽囊內的結石“掉”進了膽總管,引起膽總管繼發結石,堵塞膽總管,出現腹痛、寒戰、高熱和黃疸,“小”毛病拖成了“大”問題。
事件不寧腿綜合征可能是附加病
(來源:生命時報)深夜,大腦已經十分疲倦,但雙腿仍在“興奮”地抽搐,甚至奇癢難忍,不得不下床走兩步,這可能是“不寧腿綜合征”的典型癥狀。不寧腿綜合征,又稱不安腿綜合征,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感覺運動障礙性疾病,可發生于任何年齡,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,女性患者約為男性2倍。
事件